China

top 500 enterprises

EN

一片忠心敬业 满腔激情工作

2016-03-16

        人物小传:鲍如才,男,浙江宁波人,花甲之龄,中等身材,有少许白发,讲话声若洪钟。广西银亿公司装备维修主管,大家习惯称他“老鲍”,2008年到广西银亿公司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 2008年,银亿集团挑选的精兵强将,在广西玉林龙潭产业园成立科技矿冶公司,拓展了银亿产业新板块。那年,老鲍来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广西。

        广西银亿公司,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龙潭镇以西8公里的龙潭产业园,是两广交界、三县接壤的地方,远离城市,气候炎热,四季不分,有酷暑,无严冬,对于过惯了春夏秋冬的人来说,生活上很不习惯,加上公司初创时期,大事难事叠加,工作压力大,老鲍真的很想打退堂鼓回家。但想到公司给予的信任,想到肩上的责任,想到银亿的事业,看到立在公司醒目位置的银亿精神,老鲍下定决心:不走了!我不能成为银亿公司的过客,愚公能移山,我也能创业!

        公司胸中装

        2014年,是公司技术改造年。1万吨镍技改要完成,压滤车间要完成转型升级,变成精炼二车间,时间紧,任务重,要求高,但困难也不少,100多台压滤机在厂房的二楼,旧设备要拆走,新设备要安装,是外包,还是自己干?外包,肯定是一大笔开支;自己干,拆解、安装力量从哪来?当时,维修工人是分好几摊,既有各车间的维修工,也有原装备部的机修小分队,还有公司工程车队的维修工,组合起来,统一调配使用,完成一万吨镍技改工程,应该没问题。经过仔细考虑,他主动向公司提出了三条建议:1、为了以最快速度完成技改工作,必须集中全公司的维修力量,搞好设备的拆迁安装工作,减少外包施工,降低技改成本。2、拆下来的压滤机集中存放,今后镍盐车间和再生资源公司可以再利用。3、废旧物质分类处理,可以再利用的和确实没有利用价值的,首先分开放置,技改中尽量利用旧钢材;确实无利用价值的,通过招投标马上处理,不要占用施工场地和其它地方,保持厂区整洁有序。公司领导采纳了这三条针对性很强的建议,并且让他统率全厂维修工,一是保障正常生产的进行,二是完成技改设备的拆解与安装的。事实证明,鲍主任的这三条建议,有力地推动了技改项目的顺利完成。

        重担肩上挑

        在公司领导下,2014年2月26日,全厂维修工统一组合,成立了维修车间。把各车间、各部门的维修工统一组织起来,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,话讲起来轻松,但真的组合到一块,要做到合心合力,不是那么容易。思想统一,步调才能一致;认识到位,行动才能自觉。公司命令一宣布,他就召开了各车间维修工负责人会议,讲明了成立维修车间的意义和作用,统一思想,统一认识。同时,他与各负责人共同研究,挑选精兵强将,组建了技改项目分队,按照公司的技改方案,投入到旧设备的拆解工作中。一百多台压滤机要从厂房二楼吊下来,确实存在很多困难。一是压滤机体积大、长;二是拆解后,不能一次性吊出来,三是吊出来后,要用卡车运走,放到镍盐车间的空地上,道路坡多、弯多,运输也困难。针对这些实际困难,老鲍与工人们仔细察看现场,确定了三步吊的方案。第一步,利用车间的桁吊和吊车,各吊压滤机的一头,把压滤机慢慢移出车间一半,放在楼板上,不松桁吊的钩,稳住压滤机;第二步,吊车松钩,找准压滤机的中心平衡点,再慢慢起吊,把压滤机完全移出厂房。第三步,稳稳地放在卡车上拖走。拆走了旧设备,安装新的大型设备,按照相反的顺序的新设备吊进厂房,也是小心、小心、再小心,安全、安全、再安全。

        2014年,为了按期完成技改项目,老鲍放弃了年休假,每天和工人们奋战在技改一线。有一次,一个压滤机的位置较偏僻,车间桁吊和吊车都不好下吊钩移动,他和几位工人想用撬杆撬、粗麻绳拉,把压滤机移到桁吊和吊车好下钩的地方,由于用力过猛,绳断裂,人摔倒,老鲍右肩摔伤,公司领导让他休息治疗,他心中惦记着公司的技改大事,始终没有休息,只是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,擦点红花油,继续到现场指挥协调工作。家人得知也埋怨他:“身体是自己的,事情是公司的,别把工作看得比身体重要!”,可老鲍却说:“不能辜负了公司对我的信任啊!我又没缺胳膊少腿,怎么不要身体呢!身体健康与公司的事同等重要!”讲的有道理,爱岗敬业要建功,身体不好一场空!现在,老鲍的右肩仍然没有完全康复,每逢天气变化,右肩都疼痛,家人责怪他时,鲍主任幽默地说:“没事,这不很好吗?我可以准确预报天气,还可以为大家服务呢!免得大家天天看天气预报!”说是这么说,他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很关注,每天都用儿子给他买的红花油擦右肩,他不想让家人替他担心,他也不向公司提这件事。我问他为什么,他说:“没干什么惊天大事,只是摔了一跤,又没少肉断骨头,搞那么张扬干嘛!好意思?”他又说:“不是我一个人摔了跤,别人为啥没事?是自己年纪大了,身体柔韧性差了罢。”听了这话,我才知道鲍主任己是60多岁的人了。不容易!真是老骥伏枥,壮心不己!自觉践行银亿精神,敬佩!按照公司的规定,年满60岁的员工,应该退休,但公司领导考虑到鲍主任责任心极强,时时把公司的事放在心上、装在胸中,精益求精地办好每一件事,公司正处在发展的关健时期,确实很需要这样对公司忠诚的人,搞好传帮带,再为公司工作几年。

        大事心中谋

         银亿事业的持续发展,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。时光如水,年华易逝,老鲍心里非常清楚,退休是迟早的事,用心培养好接班人是大事,是关键事,是要紧的事,不能含糊,谋事创业要想得深,谋得远。公司的发展,不能只看占地多少亩,厂房有多少栋,员工有多少人,关键是要看精英人才有多少,员工素质有多高,精神状态好不好!来到广西,他就注重从有品德、有文化、有技能、有激情的青年员工中选好苗子,精心培养。

凡到维修车间工作的大学毕业生,老鲍安排他们的第一份工作,都是背上工具包,与老工人师傅一起,在生产一线从事具体的工作,如管道巡查,阀门检修,仪表记表等等,时间最少三个月。经过三个月的磨合,就能根据各人的特点,安排具体的工作,对于能吃苦,适应能力强的,逐步安排一些重要事情,让他们独立去完成。

        2008年,车间来了一位叫陈剑锋的大学生小伙,学模具专业的。三个月的磨合期,他表现很好。一是勤快,每天上班,背着工具包跟着师傅,什么事都干,乐呵呵的,没有怨言,没有失落感。二是善于动脑子,几个月下来,对车间的各种管道、线路、阀门,工艺流程记得清清清楚楚,发现问题,可以迅速准确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。第三,人蛮谦虚,肯向老师傅学习,不懂就问,下班后,还结合实际工作看专业书籍。老鲍觉得是个培养的苗子,于是,在以后的工作,让他单独完成一些重要任务。 2009年9月推荐他到精炼一车间当设备管理员,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锻炼,公司任命他当设备主管。经过这几年的精心培养,现在,陈剑锋已是维修车间的副主任,是公司装备维修部的顶梁柱。

        公司开展文体活动,老鲍爱到现场呐喊助威。有一次,公司篮球队与博白龙潭镇小学教师篮球队开展篮球友谊赛,老鲍到比赛现场观战,有人问:“老鲍,您喜欢打篮球?”“不,我不会打篮球,但我爱看,看年轻人打球,充满激情,我也变年轻了!”老鲍回答。“为年轻人加油,我也很快乐!”

        正是老鲍有一颗年轻的心,工作才满腔热情,在培养年轻人的事情上,投入了不少精力,为公司培养了一批装备管理骨干。如装备部副经理官经,精炼车间的韦家宋、莫车玉、吕雨露,镍盐车间的李恒等。

        现在,我们问陈剑锋,这么多年来,你在老鲍的带领下工作,感受最深的是什么?

        陈剑锋想都没想,开口就说:“老鲍经常告诫我们,本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,人家怎么知道你有本事?所以你得脚踏实地干!这就是做人的道理!”

        是啊,决心表得再坚决,誓言说得再动人,不如一次行动!生命不息,拚搏不止,生命才有价值!人生才会有出彩的机会!

        老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业绩,很好地践行了银亿精神。

        有诗赞曰:艰苦创业七八载,风雨染得两鬓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废寝忘食经常事,奋斗岁月显风采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笑谈不提功劳事,乐观只抒银亿爱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岁月沧桑人未老,激情工作满胸怀。